今天是2025年07月23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青春志愿行,银龄康养暖大屯

晨光破晓,行囊整装。2025年7月6日下午,昆明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银龄关怀,乡村振兴行动队5名师生满怀热忱,踏上前往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大屯镇的征程。本次实践以“积极老龄化视域下云南省农村老年人善终期望与生命质量的相关性”为主题,通过社会调研,一场充满温情与关怀的社会实践画卷,于炎炎夏日徐徐展开。一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带着知识与热忱,踏入这片土地,为小镇的老年人送去健康与温暖,用青春力量书写别样篇章。

康养中心:知识浸润,活力指尖

走进大屯镇的康养中心,如同踏入一个宁静的港湾,这里栖居着许多需要关爱的老年人。实践团队的到来,打破了往日的寂静,为老人们带来了一场高血压知识“小课堂”。成员们精心准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高血压的成因、危害,讲到日常饮食的注意事项、简单有效的预防手段,每一个知识点都像是一颗颗种子,播撒在老人们求知若渴的心田。台下老人们一双双专注的眼睛紧盯着讲解者,还不时就讲解内容相互交流,流露出对健康知识的渴望。

图为银龄关怀,乡村振兴实践队在为老人教学手指操。资海月供图

图为个旧市大屯镇康养中心老年人参与活动过程。朱蓉蓉供图

手指操教学环节,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大学生们示范着灵动的手势,耐心地一步步拆解动作,老人们也跟着节奏,笨拙却认真地伸展手指。从最初的眼神懵懂,到逐渐熟练,那一个个微微颤抖却努力跟上节奏的手指。量血压志愿服务同步进行,专业的操作、关切的询问,让老人们倍感安心,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在这里,知识化作驱散病霾的微风,指尖跳跃的是康复的希望,大学生与老人之间,流淌着无声却炽热的情感。康养中心的主任指出,该实践团队不仅为老年人带来了健康知识,还有青春与活力。同时,也为实践团一代的大学生送上寄语,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认真学习知识和技术,用专业的,有温度的,有爱心的态度去关爱更多的老年人。

农贸市场:调研寻真,倾听银龄

离开康养中心,实践脚步迈向热闹非凡的农贸市场。这里是大屯镇烟火气最浓的地方,也是老人们日常活动的聚集区。团队成员穿梭在摊位间,与往来的老年人亲切攀谈,开启一场深入的社会调研。从身体的基础状况,到慢性疾病的困扰,从生活的日常开销,再到子女的陪伴情况,每一个问题都饱含着关切,每一次回应都被珍视记录。

老人们起初略显拘谨,但在大学生们的真诚微笑与耐心引导下,渐渐打开话匣子,倾诉着生活的酸甜苦辣。有的老人感慨岁月沧桑,身体大不如前;有的则欣慰于如今生活便利,医疗有保障。这些质朴的话语,如同一幅幅拼图,拼凑出大屯镇老年人真实的生活图景,为团队后续精准分析、寻求改善之道积累了宝贵一手资料。在这里,没有学术报告的晦涩,只有心与心的贴近,大学生用倾听架起沟通的桥梁,试图探寻老年群体需求的根源。

青春遇夕阳,余晖映初心

为期数天的社会实践,于大学生而言,是成长的蜕变;于大屯镇的老人来说,是温暖的慰藉。从康养中心的知识传递到农贸市场的实地调研,每一步都践行着社会责任,每一刻都彰显着青春担当。大学生们带着书本走出校园,又带着生活课本回归,他们深知,关爱老年人绝非一时之举,而是社会持续发展的长效课题。

图为银龄关怀,乡村振兴实践队在农贸市场社会调研。夏雨晴供图

图为康养中心老年人及银龄关怀,乡村振兴实践队合照。张银梅供图

为期5天的实践虽已落幕,但梦想与责任的火种已然点燃。短短5天时间,该实践团队累计为超百位老人开展了测量血压、测量血糖、健康知识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并回收311份调查问卷,经初步分析,该地方农村老年人善终期望与生命质量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且二者呈相关关系。在未来,这群年轻人将带着大屯镇的故事,于更多角落发光发热,用所学为老年群体撑起一片晴空,让青春在奉献中熠熠生辉,让银龄时光满是安康与希望,续写这场跨越年龄、温暖无尽的篇章,向着“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美好愿景笃定前行。(通讯员 张银梅 资海月 朱蓉蓉 夏雨晴)

上一篇:仁合社区打造“服务+”品牌矩阵 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以多元服务赋能社区发展,树“共建共治共享”新标杆
下一篇:四川成都:“清凉一夏·乐在‘水’中”温江区和盛镇东宫寺社区戏水嘉年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