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索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广东海洋大学“砂韵兴乡”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于2025年7月10日至17日奔赴阳春市春城街道蟠龙村,围绕当地特色药材春砂仁产业开展调研。团队通过干部座谈、参观博物馆、市场调研、对话传承人等形式,聚焦春砂仁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深入挖掘春砂仁的文化底蕴与产业现状,为南药瑰宝的传承与创新注入青春力量。
“砂韵兴乡”团队大合照
青春脚步丈量产业脉搏
细雨绵绵,却浇不灭青年学子的调研热忱。抵达蟠龙村委会时,团队受到了村书记的热情接待。座谈会上,一组数据勾勒出春砂仁产业的壮丽图景:春砂仁在蟠龙村的种植面积超8万亩,年产值达11.59亿元,但也存在着深加工附加值低、文旅融合不足、青年劳动力流失、种植辛劳、人们对春砂仁的认知度低等发展瓶颈,面对这些问题团队积极提出加大宣传、设计IP形象、研发深加工产品等的解决方案。同时据村书记介绍,依托阳江高铁站开通的契机,蟠龙村正全力推进“康养谷”项目,计划整合春砂仁种植体验、中药文化民宿、同仁堂合作药膳馆及特色小吃街,以文旅带动产业振兴。广东海洋大学赵慧妍老师现场响应,向当地发出了与高校产学研合作意向。
村委薛书记给成员观看春砂仁花
千年药香的传奇基因
7月11日,团队走进金花坑春砂仁博物馆,在历史光影中触摸千年药脉。专业解说员以生动叙事揭开春砂仁的神秘面纱:从牛瘟肆虐时阳春蟠龙金花坑一带的牛群因食其果奇迹存活的古老传说,到李时珍下岭南寻圣药,验之甚灵,故载入《本草纲目》“养胃醒脾,安胎理气”的药用功效,再到如今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春砂仁以“中国四大南药之首”的身份,书写着岭南中医药文化的辉煌篇章。
馆内展柜中,金花坑春砂仁以3.0%的挥发油含量与3.38%的乙酸龙脑酯指标远远超过产区的砂仁,更是直观印证了“阳春砂仁甲天下”(《岭南草药志》),这也是春砂仁价格偏贵的原因之一。
解说员在讲解春砂仁
令团队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央视纪录片《匠心》的展播片段:云雾缭绕的山谷间,农民弯腰在金花坑特有土壤(黑沙土壤、鸭屎泥)中移栽幼苗,手工烘焙砂仁的炭火在夜色中闪烁,是对“三洗三烘三焙”古法炮制技术的传承。纪录片旁白道出砂仁严苛的生长条件——“北回归线上的精灵,需山间云雾滋养,砂土排水透气,荫蔽乔木共生”,蟠龙金花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了佳品春砂仁。
团队成员观看纪录片《匠心》片段
创新破局,多元发展
实践期间,团队辗转阳春市区鸿兴药业、同仁堂旗舰店及大型商超,展开春砂仁的市场调研,发现传统干果主导的市场格局与中老年消费群体的固化现象。但阳春市恒丰金花坑春砂仁发展有限公司,以创意产品“爱的蜜”(砂仁蜜)、“两粒两分钟”的便捷理念与创意包装等打响了品牌。
团队也由此引发了思考,推动春砂仁衍生品正从“药用”向“日常消费品”转型,将传统与创新结合,开发“药食同源”功能性食品拓展市场,推动春砂仁走入更多人的视野。团队大胆构想“春砂仁+新式茶饮”,提出“春砂仁爆珠奶茶”,提取春砂仁其中的有效成分制成爆珠,以“温补不燥”的卖点,增强地域品牌知名度。团队成员还依据古法炮制、蟠龙村景色等设计了科普小卡,设计创意产品包装,为传统药材增添时尚魅力,要让春砂仁从‘药柜’走进‘生活’,从‘长辈专属’变为‘全民养生选择’。
春砂仁爆珠奶茶产品包装设计构想
百年一味,薪火相传
团队深度访谈了两位关键人物,记录下春砂仁产业“人”的温度。
在蟠龙金花坑春砂仁基地,负责人梁方生的讲述让调研数据有了情感温度。“四年一收成”的严苛周期,前两年扎根、长叶,第三年才见花苞,4月开花时,农人们每日清晨7点就蹲在花旁中,手工为每朵3至12瓣的小花授粉,不一致的开花时间,蚊虫叮咬、烈日炙烤,指尖的每一次轻抚都是对品质的坚守。他坦言“因生长严密,机械无法代替劳作,只要来看过春砂仁人工授粉的场景,都不会再觉得春砂仁贵了。”
(春砂仁鲜果)
谈及产业瓶颈时,梁方生轻叹:“劳动强度大,收入差异大,年轻人不愿返乡就业,地里干活的都是村里的中老年人。”他表示,春砂仁产业线单薄,加工浅,基本以果蜜、干果仁、果粉为主。虽与在近几年积极与高校合作,在病虫害、中医药方向发展等问题上都得到了不错的反馈,但产品深加工发研发仍有待突破。
(团队参观生产车间)
圣贤合作社的种植世家欧阳家传承人欧元志则带领团队穿越时空:明末清初的春砂仁历史、土炉樟木柴慢烘的烘焙古法、新鲜果实“娇贵”的5天保鲜极限……团队更是从中惊喜了解到:春砂仁全身皆宝,茎叶亦蕴藏挥发油,为深加工拓展出全新可能。
据传承人欧元志言,合作社的300多户农户产出的春砂仁多依赖线下销售,政府收购是主要渠道。阳春春砂仁的果贵,350块一斤鲜果,烘干后只剩两成,可对比其他产地的砂仁,春砂仁的味道、药效属最好,入口辣辛,后回甘,可养胃、暖宫等。
藏在叶底的“黄金”
传承人的讲述点燃了成员们探索的热情,连续两日团队分别前往两个种植基地调研。蜿蜒的田埂泥泞湿滑,成员们弯腰穿越茂密灌木,抚摸着层层叠叠的枝叶,抚摸着层层叠叠的枝叶,成员们更深刻体会到了农人照料它们时的巨大工作量,更深感每一粒砂仁都凝结着农人的坚守与汗水,农人艰苦朴素的作风,是广大青年学子学习的精神。
【结语】
砂韵情牵,启程兴乡,春砂仁这味岭南南药,既是自然馈赠的珍宝,也是代代农人用汗水浇灌的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正催生新机遇:文旅赋能拓展消费场景,科技助力破解生产难题,青年力量注入创新基因。团队表示,将持续跟进春砂仁产业发展,以学术研究、文创设计、传播推广等多元方式,助力千年药香在新时代绽放光彩,让蟠龙村的绿水青山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在实践中留下充实而有价值的青春印记。
(大合照)
(作者:王子杰 江圣宇 曾梓欣 黄小玲 魏凯乐 郭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