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黔江:废桑枝孕育出“致富菇”
重庆市黔江区石会镇食用菌种植基地,工作人员在采摘全桑枝猴头菇。杨敏摄 每年冬季,桑树需要进行修剪管理,因此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桑枝。重庆市黔江区是蚕桑生产大区,有桑园10万多亩,每年冬季管理会产生10多万吨桑枝。近年来,黔江区石会镇引进农业开发公司,联手西南大学对食用菌培养基进行技术创新,将过去的木材、玉米芯秸秆等原材料,改为全用桑枝做菌棒,并把种植食用菌后的废弃菌渣做生物有机肥,既生态,又环保,还
作者:刘政宁、黄亚辉编辑:人民网-重庆频道日期:2023-01-03马拉绞盘 冰湖腾鱼——查干湖冬捕又一年
吉林冬捕经济带启动暨查干湖第二十一届冬捕节28日开幕,马拉绞盘,冰湖腾鱼,原始的冬捕方式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赏。 12月28日,游客在查干湖冰面上观看冬捕(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查干湖大部分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境内,是我国知名淡水湖之一。这里渔产资源丰富,迄今保留着北方少数民族最原始的捕鱼方式。近年来,查干湖冬捕成为当地旅游的金名片。 12月28日,游客在查干湖冰面上观看冬捕。新华社记
作者:孟含琪 黄昕欣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12-30黑土地上的“兴农”新画卷:良种配良法 振兴谋产业
近年来,我国农业大省黑龙江通过良种良法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展增收渠道,打造自有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黑土地上,一幅兴农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良种配良法 筑牢农业强国之基 在黑龙江省望奎县莲花镇宽四村,说起今年的收成,村民王立军脸上挂着微笑。今年种上了高产新品种,差的地块大豆亩产都能达到400斤。 今年春天,宽四村利用县里的项目资金,添置了400多万元的大型农机具。王立军说,原来小型播
作者:黄腾、孙晓宇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12-30贵州丹寨:赶制灯笼迎新年
12月22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金钟经济开发区一家灯笼厂,工人晾晒制作好的灯笼(无人机照片)。 新年临近,工人忙着赶制各式灯笼,供应节日市场。
作者:黄晓海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12-29贵州岑巩:糯米糍粑飘香
12月27日,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村村民在打糍粑。 12月27日,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村村民给糯米糍粑印花。 12月27日,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村村民将泡好的糯米放入甑子蒸煮。 糯米糍粑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农家特色食品,也是当地人逢年过节的传统美食。岑巩糯米糍粑以糯米为主要原料,糯米长时间浸泡后放入甑子蒸煮,然后捣成泥状制成软糯香甜的糍粑,寓意团团圆圆、生活甜蜜。
作者:罗慧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12-29湖南衡东:香菇成熟供市场
12月27日,在衡东县三樟镇义门村,村民在采摘香菇。 12月27日,在衡东县三樟镇义门村,村民将采摘的香菇装进冷库存放。 12月27日,在衡东县三樟镇义门村,村民在采摘香菇。 目前,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三樟镇义门村种植的香菇进入成熟采摘季。当地村民抢抓农时开展采摘工作,供应节日市场。 三樟镇义门村近年来利用当地的山林资源优势,成立香菇种植合作社,建设香菇加工厂房,帮助村民就业增收。
作者:曹正平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12-29福建晋江:乡贤反哺 助力乡村振兴
12月26日,晋江市乡村振兴促进会成立暨百企帮百村、乡贤促振兴行动大会在福建省晋江市成功举办。泉州市委常委、晋江市委书记张文贤出席并致辞。晋江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明元主持大会。晋江市领导林仁达、许宏程、王也夫、洪忠信参加活动。 晋江市素有商行天下、善行天下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晋江市深入推广乡贤反哺、村企合作的帮扶模式,将慈善之风与商业天赋相结合融入进乡贤反哺农村行动中,助力乡村振兴事业蓬勃发展。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2-12-28江西万安:冬捕正当时 渔村“晒冬”忙
近日,一场冬捕活动在江西省万安县沙坪镇长桥村热闹上演。20多条渔船穿梭在水面上,撒网、拉网、捕捞、装筐湖面人声鼎沸,渔民们整齐地喊着号子拽着渔网,鱼儿从水面高高跃起。在晒鱼区的晒场上,晒架上挂满了金黄的腊鱼,晒盘里晾晒着辣椒、南瓜、玉米等五颜六色的蔬菜,绘就了一幅多彩的晒冬画卷。 近年来,万安县积极将生态+理念融入全域旅游发展之中,大力发展水上旅游观光、传统渔文化表演、指定水域规范化休闲垂钓等渔旅
作者:邱哲 林海宾编辑:新华网日期:2022-12-28山东荣成:海洋牧场冬管忙
2022年12月27日,在山东省荣成市俚岛湾海洋牧场海上养殖区,渔民们驾驶着渔船出海作业。目前,正值山东省荣成市各大海洋牧场贝类、藻类养殖的冬季管护期,渔民们驾驶渔船在海面上穿梭,进行添加养殖浮漂、清理养殖筏架上的敷草以及向贝类养殖网箱投喂饵料等作业,呈现出一派海上冬耕生产的繁忙景象。
作者:李信君编辑:人民图片网日期:2022-12-28沃野绘新景|云南晋宁鲁黑村的美丽蜕变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二街镇的鲁黑村,曾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薄弱村,近年来却蝶变成小有名气的云南省旅游名村 云南夯土第一村,村民的腰包也逐渐鼓起来。 这种转变的背后有什么秘密? 发展产业充实腰包 来到村民何兴文家,或可见答案。 在何兴文的桃园里,一大片冬桃已经成熟,陆陆续续有游客前来采摘。还有一片已经修整过枝条的桃树静静生长,蓄势孕育新一年的收获。在这片13亩的土地上,不同品种的桃子往复生长,夏天摘
作者:康静 韩文萍 徐华陵编辑:新华网日期:2022-12-27西藏波密:天麻特色产业成为增收“黄金果”
进入冬日,被群众称为黄金果的天麻也进入了采收季。在西藏林芝波密县,波密藏天麻种植基地热闹非凡,林间劳作的工人手起锄落间,一窝窝天麻宝宝崭露头角,其间还穿插着中国邮政物流车辆将产自波密的藏天麻运送到全国各地。 近两年来,波密县通过引进科研团队、建立种植基地、打造产业链等,使波密藏天麻成为当地促进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今年,波密县的天麻种植面积接近2000亩,可助当地村集体和周边农牧民增收超过700
作者:韦佳利编辑:农民日报日期:2022-12-27福建东坂村:养殖河鲀走出产业兴村路
11月初,喜讯如离弦之箭般飞速地传到了福建省漳州市佛昙镇东坂村。在农业农村部公布的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中东坂村榜上有名。一直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的东坂村凭什么获此殊荣呢? 近年来,东坂村依托良好的生态条件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摸索出河鲀对虾花蛤生态立体健康养殖模式,逐步带动了水产养殖、冷冻、饲料、水产品加工、餐饮食品等相关产业迅速发展壮大,被业内誉为中国河鲀第一村。 河鲀,因其肉
作者:冯建伟 王春植编辑:农民日报日期:2022-12-27河北内丘:食用菌产业助增收
12月23日,内丘县下马庄村村民在大棚里采摘香菇。 12月23日,内丘县下马庄村村民在大棚里采摘香菇。 12月23日,内丘县下马庄村村民在大棚里分拣香菇。 近日,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下马庄村食用菌种植基地的香菇进入收获旺季,农民忙着采收、分拣,供应市场。 近年来,内丘县积极引导、鼓励农民发展食用菌种植,有效带动群众增收。
作者:刘继东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12-26河北遵化:加工核桃迎“双节”
12月23日,农民在遵化市东旧寨镇石桥头村一家核桃专业合作社的场院精选核桃。 12月23日,农民在遵化市东旧寨镇石桥头村一家核桃专业合作社的场院筛核桃。 12月23日,农民在遵化市东旧寨镇石桥头村一家核桃专业合作社的场院装核桃准备外运。 新年、春节临近,河北省遵化市各家核桃专业合作社一片忙碌景象,农民们在场院和车间忙着晾晒、精选、包装核桃,供应双节市场。
作者:刘满仓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12-26贵州锦屏:延长鹅产业链赋能乡村振兴
在锦屏经济开发区贵州亚狮龙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羽毛球生产基地,工人在搬运羽毛球(12月19日摄)。 在锦屏经济开发区贵州亚狮龙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羽毛球生产基地,工人在检查羽毛球成品(12月19日摄)。 员工在贵州省锦屏县新化乡生态鹅业孵化基地检查幼鹅生长情况(3月14日摄)。 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依托优良的自然环境和养殖传统,将鹅产业作为一县一业产业全面推进。通过
作者:杨文斌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12-26河北南和:制作红灯笼 照亮致富路
12月22日,邢台市南和区东三召乡西任城村村民在制作灯笼。 12月22日,邢台市南和区东三召乡西任城村村民在展示灯笼。 12月22日,邢台市南和区东三召乡西任城村村民在晾晒灯笼。 12月22日,邢台市南和区东三召乡西任城村村民在晾晒灯笼。 近年来,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依托当地传统灯笼制作技艺,结合市场需求,生产拉丝灯笼、植绒灯笼、传统宫灯等灯笼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带动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作者:张驰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12-23浙江诸暨:特色产业助力百姓增收致富
12月21日,在诸暨市赵家镇赵家社区赵三自然村的一家香榧加工点,工作人员在炒制香榧。 12月21日,在诸暨市赵家镇赵家社区赵三自然村的一家香榧加工点拍摄的刚炒好的香榧。 12月21日,在诸暨市赵家镇的一家香榧销售点,工作人员在分拣炒好的香榧。 近期,浙江省诸暨市赵家镇的榧农们忙着炒制和包装香榧,为即将到来的元旦、春节销售旺季做准备。 赵家镇拥有香榧种植面积3.5万余亩,今年香榧干果产量为20
作者:徐昱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12-23甘肃临夏:振兴乡村“花为媒”
智能温室里,各色玫瑰竞相开放,娇艳欲滴。拦丽丽精心打理着玫瑰枝叶,小心地埋压侧枝。在花丛里工作,心情都不一样。这是今年29岁的拦丽丽在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工作的第七个月。鲜花港项目坐落在她的家乡,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枹罕镇。 世居于此的百姓人人爱花,户户养花。家里人种,我也喜欢,现在的我是把爱好和工作结合在一起了!拦丽丽说。更让拦丽丽喜悦的是,她终于可以不再出远门,不仅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每天
作者:王博 何问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12-23江西:乡村主播“活了”山里经济
当乡村搭上网络直播的快车,一种种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土特产驶向广阔的市场江西各地农村涌现出一大批新农人,他们变身主播,利用网络直播、短视频推介农村美景和土特产,由此带活了山里经济。 她来带货成风景 大家看,这些蜂蜜都是闭合的。在上饶市广丰区小丰村,美食达人王彩霞正夹起一块刚割的蜂蜜对着镜头介绍。为帮助地处偏远的小丰村销售山货,王彩霞经常进村开直播,帮助推销村里的铁皮石斛、蜂蜜、笋干等土特产。现
作者:黄书波 刘志宏、饶方其编辑:新华每日电讯日期:2022-12-22湖南蓝山:万亩香芋 覆膜越冬
香芋覆膜越冬。彭华摄 香芋覆膜越冬。彭华摄 香芋覆膜越冬。彭华摄 近日,湖南省蓝山县塔峰镇六七甲村,芋农在管护覆膜的香芋。 连日来,该县广大香芋种植户抢抓农时,对全县2.5万余亩香芋进行覆膜及管护作业,防范冬季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确保香芋安全越冬。同时延长香芋生长周期,实现错峰销售助农增收。
作者:彭华编辑:人民网-湖南频道日期:2022-12-22
